新华网 王莹
这几天,两则新闻引发公众关注。一则是大学女教师患癌遭学校开除,另一则是残疾男子考事业单位成绩第一却遭拒录。看似无关的两条社会新闻,背后却反映出相同的问题:就业歧视。
令人无奈的是,正当人们因为这两起新闻又一次开始热议就业歧视时,另一个现象闯入公众视野,即“代人体检”。
“代人体检”,顾名思义便是一些求职者为了确保入职体检能够顺利通过,求助于相关中介机构,而这些机构也公开宣称“只要交钱就能搞定”。就这样,偷梁换柱、移花接木,求职者拿着早已润色好的“健康体检单”,踏入职场。
而这种现象,已不是个例。
在百度搜索关键词“代人体检”,首页结果中就有数家代人体检网站,多家网站宣传能提供“全国各地出国代体检、公务员体检代检、入职体检代替等各类体检代替过关服务”。
同时,据新华社报道,记者以求职者身份也真实体验了一次代体检服务。报道显示,服务根据求职者的需求和操作难易程度,设置不同的价格,从1000元到万元不等。供代检服务的地域范围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重庆、江苏等多个省份的数百家医院。这些中介机构声称“只要你在我们服务范围的医院体检,我们就能确保百分之百的通过率”。
可见,代检中介机构通过网络平台招揽客户,从寻找代检者、办假证,到联系医院、修改结果,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而如此完备的非法链条之所以能蔓延,正是源于各个行业明里暗里存在的就业歧视。
就业歧视让求职者不敢正视自己的疾病,为了获得职位,只能造假。“代人体检”正是对这一需求的市场回应。
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,用人单位招用人员,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。但现实中的确有不少用人单位因种种疾病将求职者挡在门外。多年来,就业歧视像一块顽疾一样,久治不愈。由此催生出的“代人体检”乱象,更是对用人市场秩序的扰乱,也是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严重破坏。
对此,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赵辉认为:“代人体检是一种作弊行为,涉嫌欺诈与非法经营。如果是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,可能会构成刑法规定的非法经营罪。据此,代检中介可能面临行政处罚,重者或被追究刑事责任。”
要消除这一乱象,必然得对症下药,那就得从就业歧视这一病根入手。正如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可达指出的,铲除代检产业链需要从根本上消除就业歧视,让国家相关规定真正落到实处,对相关人群给予公正平等的就业机会。
相关阅读
办假证、改结果“代人体检”形成产业链 “就业歧视”惹得祸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