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色的联排楼房,村内村外名贵苗木郁郁葱葱,健身器材应有尽有,村口大水塘也砌得规整漂亮。市委书记的扶贫点,同在对面的村庄,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败落。村民说,这几年市里拨了1000多万元资金改造村容村貌。但有人接着说,别看村子外表好看,市里只是砸钱搞外景,群众不但没有因此富起来,有的村民反而为了改建新房背了一身的债。(2月23日, 《人民日报》)
据报道,虽然市里拨了1000多万元资金改造村容村貌的结果,支援农村建设,帮助老百姓脱贫。但老百姓自身却不领情,反而还略有怨气,认为市里只是砸钱搞外景,群众不但没有因此富起来,有的还因改建新房欠了债。还有村民说,全市除了市委书记、市长挂点的两个村投的钱多、搞得漂亮,其他干部挂点的村,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。
众所周知,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,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贫困县全部摘帽,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。然而,有的基层政府为了突出领导扶贫工作的政绩,不惜花重金改造书记、市长挂点的扶贫村面貌。对外宣传、迎接上级检查,全都安排在书记、市长挂点村上,美其名曰“书记、市长工程”。
俗话说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拨1000多万元资金支持农村建设,帮助脱贫是好事,但应该落到实处,应该将有限的资金用到让老百姓满意的地方上去,仅仅像如此改造农村环境“扶贫”,还远远不足。扶贫方式有很多种,但是内容必须要做到表里如一,扶贫不是撒芝麻福利,不是简单的盖房子,垒池子,秀山水,更是要切切实实让群众增收致富。
笔者认为,让一个村庄穿上靓丽的外衣,且还仅仅限于书记、市长挂点村,这样的扶贫有违中央精准扶贫、全面脱贫目标的初衷。领导干部扶贫是好事,但必须实事求是,扑下身子了解群众困难,而不是搞面子工程。试问,农村发展如果不在调整产业结构,科学布局种养上下功夫找项目,思考群众如何致富等问题上动脑筋,简单的靠着上级扶贫资金给养,能用多久?
所以,要想真正做好扶贫这项工作。各地政府必须找准问题切入点,真正做到精准扶贫,盘活用好农村土地制度、集体产权,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做文章,将农民富余劳动力解放出来,把资金用在刀刃上,真正帮他们提高发展新产业的素质,培养他们干事创业的能力。笔者相信,通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,全面脱贫必定能如期实现。(文/梁建曾)